對我來說,所有的辯論比賽都是:「定義→推論(舉例)→比較(價值)」的循環。
因此思考論點的步驟,就是釐清定義,思考有沒有發展的空間,尋找可用的例證,如果雙方實力相當,最後都能各自成立命題,那麼就只能重頭來過,也許是重新詮釋定義往下挖掘或者找尋還沒有被定義的詞彙,另開戰場。
不過在進入論點之前,我們必須先認清題目的框架才行--在不能與不為這篇文章我已經提過這個觀念:所有的衝突都是「特定框架」造成的衝突,如果不能跳脫框架,再多的討論也只是盲人摸象的荒謬鬧劇。因此雖然題目規定你要在「媒體應迎合大眾」以及「媒體應引領大眾」之間進行二選一,但是你必須要能夠跳脫框架,才能掌握事物的全貌,如此一來回到框架後才能提出更清晰的洞見。
簡單來說,就是「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的道理。
因此拿到題目的第一件事,就是跳脫題目,思考媒體和大眾「真正的」關係是什麼?
我個人認為,他們真正的關係是相互迎合引領,有時候甚至毫不相干(這只是我的個人看法,其實不管答案為何,都不會影響接下來的論點討論,影響的只有舉例的方向和呈現手法,換句話說就是個人風格吧)
接著讓我們回到題目,開始思考論點的第一步:釐清每個詞彙的定義,找出對應的詞彙,判斷是否有討論的意義--通常來說,詞彙的對應是很明顯的,像是「媒體/大眾」以及「迎合/引領」的對應。
在這個題目,「大眾」品味的高低,或者「媒體」素質的優劣,分別有利於正方和反方,但都沒有討論的意義,因為發展空間有限--如果反方說「大眾」愚昧需要被引領;正方當然不會同意「大眾愚昧」,還會反過來說「媒體」嗜血只會引領往錯誤的方向;反方當然也不會同意「媒體嗜血」,於是雙方輪流舉出支持己方定義的例證,來回反覆比賽只會陷入膠著(除非其中一方準備的案例明顯不足)
比賽要繼續發展,雙方只能從「迎合/引領」的定義著手。
這時候要注意,「迎合/引領」不只有「被動/主動」還隱含有「劣於/優於」的價值判斷,討論的時候必須小心區分後者的實然層次和應然層次--不是大眾優於媒體,所以媒體應迎合大眾;而是大眾「不應該」劣於媒體,媒體也「不應該」以為自己優於大眾,所以媒體應該迎合大眾。
第八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複賽,正方鄭州大學的策略,就是不斷指責反方東吳大學主張「媒體應引領大眾」隱含了「媒體優於大眾」的判斷,他們一方面要求反方論證這個前提,一方面指責這種想法的傲慢。
當然反方並不同意這個指控,主張「引領」並未包含雙方優劣的評價,只是分工不同的結果,此外反方除了討論「新聞倫理」的問題,也同時討論了「商業策略」的問題,避開價值判斷的同時也開闢了全新的戰場,可惜並未有充分的發揮。
此外,不只是正方可以批評反方隱含「媒體優於大眾」,反方其實也可以反過來批評正方隱含「媒體劣於大眾」的判斷,於是雙方將會分別成為大眾(媒體)的化身,各自陳述大眾不希望遭到媒體愚弄,以及媒體不希望跟隨大眾起舞的堅持。或者反過來,姿態放低呼籲我們不能過度自滿忽視個人的狹隘。
不過除此之外,還有另一種完全相反的操作策略,不避開「沒有討論意義」的討論,反而是把大部分的精力集中於此,盡可能地準備充分的案例,熟練攻防拆解,意圖在前階段獲得較高的技巧分數,以及轉移觀眾的注意力,然後在關鍵時刻使用偏頗的定義壓制對手。
在這個題目可能的做法是將「迎合/引領」理解成「迎合而不苟同/引領而不相悖」也就是把「被動/主動」再細分為「消極/積極」以及「相合/相悖」只取迎合的相合而不取消極,所以說「迎合而不苟同」;只取引領的積極而不取相悖,所以說「引領而不相悖」,如此一來說是迎合,其實也是引領,說是引領也是迎合
媒體迎合大眾,但是並非盲目迎合,而是找到大眾「真正想要的東西」進行報導;媒體引領大眾也不是強硬引領,而是在大眾發現「真正想要的東西」之前進行報導--更進一步來說,甚至可以主張對方所有迎合(引領)的弊害,其實都只是錯誤的引領(迎合)罷了。
比賽發展到這裡,就是湊齊五張黑暗大法師,威力有如黃河氾濫,一發不可收拾啊!
只是說了這麼多,討論的都是「傳統的」媒體和大眾,「網路時代」的媒體和大眾也是如此嗎?媒體和大眾要如何區辨?如果媒體和大眾的分界已經模糊,又要如何說媒體是引領還是迎合大眾呢?即便不討論兩者的界線,「媒體」和「大眾」也非特定的整體,隨著科技發展媒體數量增加,大眾也更趨多元,各自迎合各自引領那不是等於沒有迎合也沒有引領嗎?
這些問題都值得好好思考,可惜一來篇幅有限,二來多半只是有趣卻沒有無助於論點發展,因此我就不繼續深入討論--然而不代表思考這些問題毫無意義。
因為辯論的勝負,除了論點設計之外,更多的是舉例的適切與否:你的例子能不能切合評審的生活,或者,你的例子能不能展示具體而且鮮明的形象?箇中關鍵在於能不能做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境界。
想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要能「跳脫框架」進行思考才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