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包文化的興起,源自於我們對傳統權威的信任的喪失。
在過去,面對複雜的議題,由於時間和理解力有限,民眾把瞭解議題的責任,以及做出判斷的權力交給各個領域的專家,以及選票所支持的政治人物,然而人們發現政治人物的言語不再可信,就連專家都只是為了各別的利益背書。
因此,人們開始覺得與其把事情交給別人,不如自己來做。
可是原本的問題還在:我們的時間和理解力仍然有限。拒絕了專家還有政治人物,我們還是得想出其他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於是懶人包出現了。
為了方便大家理解,熱心的人們剔除不必要的資訊,只留下核心資訊。
此外,許多懶人包為了吸引民眾閱讀,還會搭配許多生動有趣的文字和圖片,降低人們接觸專業議題的抗拒,使原本艱澀深澳的內容變的親民可人。
不過有時候,因為涉及專業領域,因此除了篩選出核心資訊之外,還需要加上懶人包作者的解釋和說明--於是問題來了,有取捨就會有立場,更何況還多了詮釋?
因此我們發現了懶人包的特點:快速有效率,而且親民。
正方會主張,懶人包的效率有利於人們瞭解公共議題。
然而效率的反面解讀可能是輕率,因此反方可以主張輕信懶人包經過篩選、詮釋的內容只會獲得偏頗的資訊,並不有利於了解公共議題。
反方問:「你說的到底是了解,還是誤解呢?」
不過進一步,正方也可以回應,懶人包的資訊固然無法呈現議題的全貌,可是問題是,有哪一種方法可以呈現議題的全貌嗎?
換句話說,正方是在要求反方提出「判斷資訊來源合理與否的標準」,或者至少提出反方心目中認為有利於了解公共議題的消化資訊的手段。
如果拒絕了懶人包,我們就真得只剩下自己了。
而在時間和理解力有限的情況下,只倚靠自己勉強抽出的閒暇時間,真的有辦法完整瞭解議題的全貌嗎?反過來說,懶人包儘管呈現的只是片面資訊,可能有立場偏頗的問題,但是懶人包並不只有一種立場!
除非反方能夠在事實層面證明,懶人包的偏頗程度遠大於自己嘗試瞭解時可能產生的誤解,然後以此和懶人包的「效率」和「親民」進行比較,否則反方將沒有勝出的可能。
此外,除了討論懶人包本身的功效外,我們也可以把關注的焦點從「了解」轉移到「公共議題」這個戰場。
因為不管是「效率/輕率」還是「了解/誤解」的爭論,其實都已經隱含了我們對於「什麼是好的了解」的判斷。
反方認為沒有立場,公正客觀而且完整呈現的了解,才是好的了解。
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也許,有些東西,你越是客觀、理性、沒有立場,你就越不可能了解。
那種東西,我們叫它「信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