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4日 星期二

武漢大學2013金秋表演賽



  這場比賽,題目是:人是/不是萬物的尺度

  這是個「定義型辯題」,關鍵就在於雙方如何定義什麼是「尺度」,以及誰能舉出更多、更好的經驗事例說明「人」具備什麼特性,因此有或沒有資格被稱為萬物的尺度。

  不過,正方的立論,卻是直接陳述「人」的特性,談到人會定義世界、了解世界而且人會改變世界,基於這三個理由主張人是萬物的尺度。

  正方的立論,其實隱含了尺度等於「人對世界的認識」這樣一個概念,對於這點,反方並不直接點破,而是就事實層面挑戰正方的論述:人定義世界,可是沒準過;人了解世界,可是沒對過。

  同樣沒有明說,但是很顯然對反方來說,不準的尺不是尺。

  因此雙方的衝突其實很明白。對正方來說,任何「人的觀點」都展現了他的尺度,所以就連反尺度也是種尺度,就別提它準不準、對不對這種小問題了--因為客觀的標準根本不存在。

  這是種唯心的、相對主義的思考。

  正方自由人發言的時候就坦承,他很擔心正方的論點會不會有太過相對主義的問題。可是有趣的地方在於,對反方來說,世界也並不是唯物、絕對主義的世界。

  反方主張人的認識有侷限,不可能真正認識世界,甚至不可能認識自己。

  這是康德式的觀點,承認人類是認識萬物的主體,但是人類的理性受到時間、空間的限制,因此不可能真正認識世界。

  可是這麼一來就出現了很嚴重的問題:尺度不能是客觀的(雙方都同意)也不能是主觀的(這是正方的立場)那麼尺度到底是什麼呢?

  康德的回答很簡單,他說尺度是「先驗的」,聽起來很厲害,但其實說白了就是「我也不知道,反正它就在那兒了」這可以是個說法,可是反方採用的是費希特的觀點:

  「自我必須設定非我與自我對立才是真正的自我

  並且反方還拿「語言」當例子,說明人類應該放棄作為尺度的自我,才能和他人進行有義意的溝通--而後還藉此引申出:我們應該放棄作為尺度的傲慢,使用更謙卑的態度面對世界和他人。

  面對這個「價值」的論述,正方很高明的指出:正是認識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尺度」因此我們才能用謙卑的態度面對不同的尺度。

  而在最後自由人總結的時候,反方又更進一步,提出「只是容忍他人的尺度還不夠」,人類真正可貴,有別於動物的地方在於「我們能進入他人的尺度!

  比賽進展到這裡,忍無可忍,只能拍腿大喊一聲「精彩」。



  另外除了辯論的部分,這裡還有個哲學問題很值得討論,那就是「非我」作為「自我」的對立面,要如何從「自我」中產生?或者說那產生出「非我」的原初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提出「非我」的費希特繼續追問:這個「原初的東西」是不是「自我」?如果是,那麼「自我」又是怎麼知道的?

  這些問題構成了自我指涉的弔詭。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費希特的方法是訴諸直接而且主客絕對同一的意識,他稱其為「智性直觀」而謝林延續他的思路,把個別的「智性直觀」推展為絕對的「客觀觀念」。

  值得注意的是,這裡談論的「客觀觀念」已經從解決「自我如何認識自我」的認識論問題,轉換為「自我如何存在」的存有學問題。

  而最後的大成者,即是黑格爾的絕對精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