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9日 星期一

如何拆解推論

首先推薦大家一個值得養成的好習慣。

聽到任何人說「因為XX所以OO」的時候,馬上思考兩個問題:

1.有沒有「有XX但是沒有OO」的狀況?.
2.有沒有「沒有XX但是也有OO」的狀況?


回到這個問題就是:「A是B的前提所以A比較重要」

1.有沒有「A是B的前提但是A沒有比較重要」的狀況?.
2.有沒有「A不是B的前提但A還是比較重要」的狀況?

第一個問題就是找反例,找到反例就表示推論有問題。第二個問題則是提出競爭假說,這可以幫助我們對原本的推論進行修正或者找出更合理的推論。

現在,讓我們來做個練習:

  根據阿特曼和泰勒的社會滲透理論,人際關係的親密與否取決於個人自我揭露的程度,其中包含了廣度和深度兩個層面,也就是說,當兩個人共同參與的活動或討論的話題越多他們就越親密,活動的內容或討論的主題越深,也越親密。
  於是,我們可以發現,智慧型手機的特性不管是在廣度還是深度都有正面的幫助,首先在廣度的部分,因為智慧型手機讓我們可以把虛擬空間帶著走,我們等於隨時隨地都有一群人陪在身邊,以前在分身乏術的情況下,我們得把時間分配給不同交友圈的人們,能夠共同渡過的時間始終有限,可是現在只要對方也有智慧型手機,它就能完全參與你的生活,不管是吃飯時候的打卡,等公車時候傳個訊息,你們可以隨時隨地分享彼此的生活,透過這樣的方式增進人際關係的廣度。
  廣度的增進同時也讓深度的交流有了更多的機會,當你看到到一個平時文靜的同學在某個演唱會或者社會運動現場打卡的時候,你就會知道原來這傢伙也對這些議題有興趣,於是你們有了進一步產生對話的契機,在過去你根本沒有機會知道平常在學校沒有交情的同學,放學後過著什麼樣的生活,是智慧型手機讓我們看到了彼此。

讀完了文章,然後是分析。

首先,我們要把他簡化成「因為XX所以OO」的句子。

也就是:「因為智慧型手機增加人際交流的機會,所以它可以使人們更親密」。

當然,這篇文章的推論沒有這麼粗糙,它的完整推論是:「智慧型手機可以增加人際交流的機會,而增加人際交流的機會就可以擴展人際互動的廣度,進而增進交流的深度。」

但這是我們的第一次練習,簡單一點比較好。

接著,我們來思考那兩個問題:

1.有沒有「有XX但是沒有OO」的狀況?.
2.有沒有「沒有XX但是也有OO」的狀況?

1.常常交流,感情就會更好嗎?沒有例外嗎?
2.不常交流,感情就會不好嗎?沒有例外嗎?

想到什麼了嗎?他說,常常交流有助於感情的提升,可是為什麼一定是變好,不是變差呢?常常交流不也增加了衝突的機會嗎?有些人當普通朋友可以,但是太過深交之後,反而發覺彼此的矛盾,不是嗎?反過來說,不常交流感情就不好了嗎?那麼這又要怎麼解釋「小別勝新婚」呢?短暫的分離,有時候反而會增加彼此的感情,不是嗎?

也許,智慧型手機增加了人際交流的機會,但是它不一定增進彼此的感情。

甚至,它還有可能破壞我們的人際關係?

不用急著回答這些問題,那是「驗證」的功夫,不是「思考」的功夫。

邏輯,是思考的,是抽離現實的。

因為邏輯合理是一回事,事實如何又是一回事。

邏輯有問題的,一定是假的,但是邏輯沒問題的,卻不一定是真的。

(若P則Q,若非Q則非P,但是若非Q不一定非P,這是最基本的邏輯)

良好的邏輯思考,幫助你簡化問題,分析問題,提出問題,僅此而已。

只不過,多數人連這點都沒有辦法做到。

有點睏了,寫得比較亂,有空再修改。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

補充:

我打你,你會痛;你不痛,我一定沒打你;但是我不打你,你可能被別的東西打,還是會痛。

再補充:

除了前面提到的部分,可以質疑的,其實還有很多。像是智慧型手機到底有沒有增加人際交流的機會啊,有沒有可能,人們拿著手機只是拼命玩遊戲自嗨,沒有和別人互動呢?或者原本該有互動的場合,大家卻低頭各自玩手機又怎麼說?又或者,大夥兒都有手機,只有個窮小子沒有手機,那他和別人交流的機會是不是反而變少了呢?

可以思考的問題還有很多,希望大家能在日常生活裡邊多練習、多思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